電影

鏡頭內可以天馬行空、可以感動人心、可以用眼睛去旅行、可以看到其他人的眼中的世界

被捕無限次 (Court)

抽獎得到亞洲電影節 (http://www.hkaff.asia) 兩張贈券,馬上換了兩張不同電影的戲票。其中一套臨時不能去看,因此更珍惜餘下的這套。 電影來自印度,內容關於法庭審判為主,是近來看的第二套關於法庭的電影 (相關文章:辯父律師 The Judge)。主題大致一樣,不過風格和感覺屬於兩個世界。 電影大綱是關於一位老人家被控告間接令其他人自殺,律師為他洗脫罪名。 怎樣令別人自殺?誰有這本事?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家做得到?單單這一切就知道事實並非如此。導演冒著生命危險 (是真正他自己的生命) 去揭露印度法律制度的可笑:法庭上官方語言是英語,控方律師不停的說印度語卻無人理會,直至辯方律師投訴為止;警方証人作証說被告曾寫了一封信去煽動別人自殺,辯方律師看到信件內容是:\”請好好照顧媽媽身體\”,証人馬上認同,卻同時反駁 \”但信件內附有特別密碼的,從另一個角度去讀信就會發現其他內容\”;另一個審案未開始就結束,因為大律師說証人穿著無袖衣服和顏色不對,違返法庭規定。 導演亦加演法庭外的故事:辯方律師在餐廳午餐後離開時,在街上忽然被幾個人圍著,不過沒有打他,是把他的臉塗滿黑色顏料;被定為自殺身亡的死者太太在原定上庭的日子一個多月後才能出現,理由是她不在家,而且庭上反應非常冷靜,亳無悲傷,離開法庭後,律師問她有什麼能幫忙,她說只想他介紹工作給她;法庭的律師和員工會一起放暑假遊玩,因此那段期間整個法庭關門大吉。 我想起看過新聞報導印度有女子在巴士上被一班男人強姦至死,更有報導說強姦女人是無罪的。看過電影後,那些新聞都變得合理了。到底那是一個怎樣的國度?電影內我亦看到孟買市的生活狀況:在任何地方都是用左手吃飯,還流行著大箱子電視機,醫院的衞生狀況跟香港的後巷差不多,這些一切跟其他 Bollywood 電影看到的是天與地!在電影放完後,導演跟演員親身來到現場進行研討會,很多觀眾的第一句都是:感謝導演讓世人看到印度的這一面。 導演的勇氣令他得到了亞洲新導演獎,看電影後我亦很同意。   都市遊魂 | Facebook http://www.citytraveldreamer.com

觀看全文

渴罪

很早就知道是必看,剛好誠品有優惠,買滿 $500 就有兩張優先場戲票送。我想買的書 (s) 又何止五百元呢。 導演是曾執導電影 \”告白\” 的中島哲也。\”告白\” 令我印像深刻,這次也沒有失望。 沒記錯的話,電影被列為三級。我會列它為最少四級:鏡頭和電影概念加起來的總值。先警告一下,膽小者進場前最好先作心理準備,自認膽大的話,這電影能給你好好測試。 電影大綱是身為前刑警的父親 (役所廣司飾) 有一個外貌漂亮文靜的女兒 (小松菜奈飾),他漸漸發現女兒並非他所想那樣,反被其他人形容為大惡魔,於是他展開了尋找真相的旅程。 導演選擇的鏡頭和表達方式是我非常喜愛的,直接為電影加上一份深沉,黑暗和混亂的感覺:大量時空交錯,大量交錯的短小鏡頭,令我代入了父親那地獄般的痛苦。我在電影中段開始有著透不過氣的感覺,每當以為可以鬆口氣時,惡夢般的片段忽然再次閃過,命運就是折磨得不讓人喘息! 電影另一特點:徹底的黑暗。在電影海報內,每個人都有形容詞,都不是好東西(沒錯,女主角叫 \”天使\” 也不例外)。電影把每個形容詞都細緻地刻畫在每個角色身上,我認為演得最好的是父親一角,同一個肉體上可以包含幾種性格,役所廣司做到了,做得很盡情。我猜想,電影應該是跟 \”告白\” 一樣,在控訴日本的社會現狀:父母和子女間的距離之大,年青人的無盡空虛。假如是真的話,\”渴罪\” 對社會定必有超大貢獻,特別是家長們要睜大眼睛去看。 \”渴罪\” 被受爭議的是其血腥程度。我想起 \”恐懼鬥室\” (the

觀看全文

辯父律師 (The Judge)

某下午接到朋友電話約我看這電影 (她的朋友忽然有事要留在家),就這樣忽然的看了。 電影一大焦點應該是小羅拔唐尼 (Robert Downey Jr.)。忽然看見 Iron Man 上法庭,實在要一點時間適應。 電影講述 Hank (Robert Downey Jr.) 是一位律師,某天收到母親逝世的消息,馬上由芝加哥趕回家鄉小鎮探望。他爸爸也是一名律師,在那小鎮當了四十多年當地律師。在母親喪禮完結後準備返回芝加哥時,父親忽然被捕,被懷疑是殺人兇手。他決心要為父親洗脫罪名。 結局留待閣下入場去看。看最後一幕官司劇情時,馬上想起小時候看的 \”法外情\”,\”法內情\” 和 \”法中情\” 這電影系列 (可惜已記不清哪一套是哪一套,而且 \”法中情\” 好像沒看過)。兩者都是很感人的,不過辯父律師感覺較冷靜,而法外內中情就是情緒澎湃,是文化差異吧。離場後很想馬上再看一次法外內中情 (不過到這一刻都未看)。 父親律師的性格讓我印象較深刻:正氣澟然,寧死不屈,他寧可坐牢都不說謊,即使有親生兒子為他辯護,他都堅持到底。問題來了,如果你是那兒子,該怎樣做?應該不惜一切,用盡方法去救一個想認罪的父親嗎?如果那是其他人,當然讓他跟隨自己意願。加上父親那刻已證實患上末期癌症,身邊人的痛苦教人窒息。

觀看全文

失蹤罪 (Gone Girl)

導演 David Fincher 的最新作品 (其他作品有 Seven, Fight Club,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, The Social Network),不用考慮,馬上進場。 電影講述男主角醒來發現太太失蹤了,報警後展開尋人的旅程。 故事看似簡單,但卻不簡單。開始時,主角家內突然出現一個信封,內有尋人線索,典型的懸疑片安排。一眾人跟著故意安排好的線索去找。 這刻電影交待了另一關鍵:這對夫妻由甜蜜的相遇開始,結婚,然後感情變淡,開始破裂,起了離婚之意。 正當那邊提及丈夫如何處理各方的壓力去找太太之時,忽然間鏡頭一轉,電影交待了一切真相!原來所有對丈夫不利的証據,來自傳媒的追問,壓力,都是由太太一手造出來諂告丈夫。她做得非常盡,程度實在嚇人 (本人認為這才是這片被列為三級的原因)。導演這交待手法令我有點驚訝:這刻電影才演了大約一半時間,但事實已全盤放出,那麼餘下的時間怎麼辦?這是此片給我的一大驚喜,印象中是第一次見。 其中一幕提及丈夫找了律師幫忙,教他如何應付電視節目的訪問,希望能擺脫傳媒那令人窒息的壓力 (他的家外每天都被警察,記者和不認識的市民重重包圍著)。怎料節目快要開始前,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 (賣個關子)。律師宣佈要取消節目,但丈夫堅持繼續,他用的招數是坦白及男兒淚

觀看全文

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:尋找背海的人

關於作家的紀錄片電影。整個系列總共有六部電影,每部都挺長的。心想,到底文字作家有什麼好說的?他們只是拿著筆在寫作吧。開始了電影後,馬上改觀。 \”尋找背海的人\” 的主角是 \”背海的人\” 作者王文興。他的另外一部名作是 \”家變\”。我只聽過 \”家變\” 但沒有讀過。 現年 75 歲的他,感覺仍然很年輕。除了寫作,他對音樂,插畫和其他藝術都很有研究。 片中拍下了一段他在寫作時的情況,看到時有點被嚇到:他會忽然像瘋了般用原子筆尖用力地在紙上亂拍亂畫,更會從稿紙上撕掉一角,隨意亂放。鏡頭拍著碎紙,原來他喜歡用圖案,點,線條來記下和組織點子。很有型的風格! 另一幕講述他到宜蘭海邊找回舊日的足跡。他手上拿著一本 \”背海的人\”,書面那圖案原來是他眼前的海邊的抽象版圖案!感覺很像 Pink Floyd 的迷幻型插畫。 說到音樂,主角亦很喜歡音樂。其中一幕是我前所未見的:主角與一位小提琴手,Saxphone 手和鋼琴家一起互 Jam,三位樂手隨著主角高低起伏地朗讀 \”背海的人\” 的內容來即興伴奏,加起來,整個感覺型到爆炸! 電影內亦不時替書本內容配上迷幻和抽象的動畫。老實說,很難想像這位年長的前輩的步伐是走得那麼快!他像是寫作界的 David Bowie。

觀看全文

看見台灣

很久前已看了這電影,剛好這文章出現的時候,我正在台灣旅遊,今天非它莫屬。 整套電影用鳥瞰方式拍攝,很罕見的手法。不只是拍攝難以到達的山谷,峽谷,還拍了都市景況:在台北鬧市上空拍著人群,人們都爭著向鏡頭揮手。畫面美得不用解釋,同時配上震撼的管弦樂團,令電影增添動感。 電影製作規模很龐大:導演齊柏林為了拍攝電影,向朋友借貨和尋找贊助,更曾經把房子抵押貨款。而他使用的攝影機 \”Cineflex\” 購自美國,價值 3000 萬台幣,就是為了解決在直升機上拍攝的震動問題,加上直升機費用和其他開支,電影總耗支 9000 萬台幣。 電影中還有很多巨大挑戰不能盡錄,當你看電影時,每個幾十秒的鏡頭都得來不易,當中有幾幕我看到時也難以置信,我不打算在此劇透,只能說:電影沒有任何 CG 畫面,看的時候緊記這一點就可以了。(聽起來像是瘋人瘋語吧……) 電影不是光光帶你暢遊台灣,當中亦提及人為的生態破壞,環境污染如何影響台灣,好讓人們反思。 看完電影後,馬上聯想到,如果拍一套 \”看見香港\” 會是怎樣?如果導演開拍的話,他定必發現,台灣即使被污染了,也是污染得太美了……   都市遊魂 | Facebook http://www.citytraveldreamer.com

觀看全文

動漫影后 (the Congress)

誰想敵得過時間?誰能敵得過時間? 最渴望的一群是靠樣子,身體來謀生的人吧。有明星能夠比二十年前還要年輕,他們為此付出不少。 電影在現今來說是科幻虛構,不過 20 年後可能變真。 故事起始點是 2013 年。女主角是四十多歲,名氣普通的藝人,面對著中年危機和患病的兒子,無奈地為了金錢而作出決定:賣掉整個自己給電影公司,只要走進大型掃描器內,按指示做出動作,喜怒哀樂等等的表情,完成後,電腦就可以把她複製放進任何電影內,完全不需親自演出,不會變老,可以年輕十歲 (能年輕多少由合約金額決定),合約為二十年期。 結果這合約是雙贏 (這個很主觀),女主角有錢救兒子,擁有一點物質,同時她成為了電影明星 (雖然無人認識她的真人)。 合約期滿後,女主角前往電影公司續約。續約的地點是未來的另一邊世界:動畫世界,只要喝下一瓶迷幻藥,就可以化身成你想要的角色。這刻電影由真人演出變為動畫部份。 動畫部份由於可以天馬行空,因此用了很多不同的奇怪事情來描寫女主角內心多年來累積的痛苦,而動畫風格偏向陰暗,粗糙。 女主角續了約,這次的概念更瘋狂:人們喝了藥後,可把她變成食物吃掉。她受不了那世界,但因服藥過度而昏迷了 19 年,醒來後決定服用罕有藥物返回真實世界,尋找兒子。偏偏兒子在這段期間到了那動畫世界,亦發現很多世人都選擇永遠留在動畫世界,自由自在,虛無飄渺地渡過餘生。 很黯然和傷感的結局,其實也是在諷刺現今世代。這電影的劇情的豐富和深刻是同類電影中少見的,令我非常喜愛,各位不要錯過。   都市遊魂 | Facebook http://www.citytraveldreamer.com

觀看全文

我就黎是歌手 (20 feet from stardom)

再一次被紀錄片感動了。從前認為記錄片都是較悶的,較科學化的,但最近百老匯電影中心播放的紀錄片如 \”尋找隱世巨星\” (Searching for the Sugar Man),看見台灣等都令我驚訝,今次這套都不例外。 主角們相信是真真正正地被遺忘的一群人:和音和代唱歌手。有誰能馬上說出經典的和音歌手的名字? 片中有幾位主角,她們都有挺不同的心態:想藉由和音歌手做階梯,然後變成主唱歌手;發生什麼事情都好,只想做和音歌手;做和音歌手不易生存,選擇放棄然後從事其他行業。無論哪一種心態,她們的共通點:唱歌超級非常動聽,比很多主音歌手唱得更好。 片中帶出她們的辛酸史,其中一個元素,看起來是非常有型,但想清楚後我卻有相反感覺:每位和音歌手初出鏡時,旁邊都有一個列表,介紹歌手名字,然後是一些他曾經合作過的著名歌手,如 Michael Jackson, Stevie Wonder, Ray Charles, Rolling Stone。我看見非常羨慕,可是,正如她們親身說,有誰認識這班和音歌手? 到了電影尾段,帶出了近十多年科技帶給和音歌手的額外衝擊:科技可輕易造出和音,因此和音歌手的需求越來越小。看來這班歌手的 \”下場\” 都是慘淡的,但結果她們最終都得到她們自己想要的東西,只靠心中一份簡單的信念,聽到後都被她們感動了,激勵了。 能用數十元去探索這少為人知的故事,更附上一份鼓勵和感動,實在超值。   都市遊魂 | Facebook http://www.citytraveldreamer.com

觀看全文